在争论中生存的国家大剧院
时间:2004年9月
地点:北京
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到大剧院业主委员会总建筑师,周先生可谓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为了国家的利益从黑发人做到白发人,个中的辛苦与喜悦今日说来可谓沧海一粟。如今坐在国家大剧院工地现场办公室里周先生用其特有的平和而儒雅的气度,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满足笔者的种种好奇,种种不羁的问题与要求。
范: 有人说国家大剧院的剧场规模都很大放在一起不方便管理,不如把几个剧场分别建在不同地方,可使人流不过于集中,并可分期分批建设一次性投资不会很大,对这些说法您怎样看?
周:国家大剧院共有一个2500座的歌剧场、一个2000座的音乐厅、一个1200座的戏剧场,一个300-500座的多功能厅,这三大一小四个表演场所。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一个由专业剧场组成的可满足各种演出形式,并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演出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是很自然的事。中国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中心,应具备最好的演出条件。而一个专业性演出综合体是符合当今世界演艺建筑发展潮流的,对整个国家来说也是完全必要的。
范:有人说国家大剧院台口宽度定为18.6米太宽了,会使一些较小剧目的演员上下场距离拉长,影响演出效果,应按我国早期的剧院台口宽度定为16米左右,你的看法如何?
周:18.6米的台口是歌剧院的台口尺寸,是专门供演出大型歌剧,大型芭蕾舞剧的剧场,当然应该有足够的舞台和台口尺寸,否则世界上一些大型剧目将无法在这里演出.在国外如日本已经将歌剧院的台口定位在18米,舞台尺寸统一便于全国各地剧团舞台布景的通用.对一些较小型的剧目如话剧,地方剧还有一个戏剧场可供演出,他的台口仅有15米.
范:有人认为歌剧院座席数包括乐池部位的座席和二层楼座后三排的站席数量为2500座,数目太少不足以体现我们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的特点,最好把座位数作到3000席以上,你怎样认为?
周:由于专业歌剧院全部采用自然声而不用电声,座位数太多则很难保证视觉和听觉的质量,而歌剧院的视听效果是最重要的,而2500座的观众厅既照顾到我国的国情特点,视听效果也比较容易处理。
范:有人认为安徳鲁的方案没有体现中国传统风格,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您认为应采用什么样的建筑风格的方案,是传统一点还是现代一点?
周:建筑界的建筑创作历来就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创作思路,一种是重视传统文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另一种是着眼于现代和未来,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用现代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去进行创作.在当前多元化的时代应该允许这两种甚至更多的创作思路的同时存在,谁也不要排斥谁.事实证明这两种思路都能做出好的作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哪种思路更能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更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活力和欣欣向荣,我们认为第二种思路更值得提倡。对传统文化如何认识,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劳动智慧的结晶.这种结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人类根据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而创作出来的.随着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传统文化也会随着改变,把它看成固定不变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我们今天的创造对于未来来说,说不定就是"传统".在评审时西班牙评委鲍菲尔说:如果选不到一个能够延伸历史的好方案,宁可选一个现代的,选不到一个结合得好的,宁可要一个前卫的;加拿大评委说:协调有相似的协调和对比的协调,能不能做到协调不在于采用什么方法,而是在于采用此方法的水平,用的好都可以做到协调,而且对比的协调比相似协调显得更有生气和不呆板,我基本同意他们的说法。
范:有人认为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违背了我国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基本原则,椭圆型壳体与周围的人文景观不协调,是在剧场之外追求形式的产物,体积过大浪费空间和能源,是完全多余的。对这些问题您的看法如何?
周:适用、经济、美观是建筑设计的普遍原则,但对于一个大型公共建筑和一个住宅建筑来说,适用、经济、美观的具体含义和标准是不同的。对于国家大剧院来说,在66个方案中,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大有案在,但评委们并不满意,这说明仅仅满足这些原则是不够的,而独特性、奇妙性对于一个位于整个城市核心地带的建筑来说至关重要。安徳鲁的方案在功能上基本满足了使用要求,又能够充分发挥建筑的奇妙性,整体造型新颖宛如明珠从湖面升起,圆润简洁的体形也表现了对周围环境的尊重,椭圆形的外壳由透明玻璃和银灰色的钛金属制作,其色彩和光影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透明的玻璃如同舞台拉开的幕布,使人尽情欣赏大剧院的内部环境;外壳四周的水面犹如巨大的镜面,与建筑物的倒影共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观众透过头上的玻璃可欣赏到主体建筑外形的优美曲线;在首都建造这样风景迥异的建筑,表现出开创的、向前看的姿态;该方案与天安门地区的环境改造结合起来,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和水池,有助于提高周围环境质量,并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场所;现在看来椭圆球体的采用并未给内部功能带来不好的影响,相反它所产生的强烈的、令人震撼效果是任何一个方案都不可比拟的。
范:可否解释一下大剧院的交通流线分布?
周:人流方面,大剧院北侧有地铁站,通过地下通道与剧院入口相通,同时汽车和自行车库都在地下,也可直达剧院入口,所以将来70%的人是从地下进入大剧院的;而设置水下通道也正是这个方案的特点所在,设计者不想让观众很快进入观众厅,而通过水下通道进入高40多米的大厅则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物流方面,布景道具的入口设在南侧地面以下,保证了地面上的完整和秩序,以及人大会堂的安全不被干扰。
范:经过这次大剧院的招投标,您认为对我国的建筑创作界有何启发?
周:我们应该允许有两种不同的创作道路并存,一是注意传统文化,注意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在创作中力图延续历史的文脉,尽量多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征,概括说是一种先向后看再向前走的创作方法;另一种道路是运用现代已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借鉴国际的先进理念,探索未知领域,探索人类对未来的需求,这是一种先向前看再向前走的创作方法。我认为第二种创作道路可能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加有利,是带动整个建筑事业发展的龙头,这种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开拓未来的方式更应该加以鼓励。
范:有人说国家大剧院是有违"传统"的,您的看法如何?
周:到底什么是传统?传统是从哪里来的? 传统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劳动智慧的结晶,会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应辩证地看待传统,把传统看成一成不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今天的创作对未来来说可能就是传统。时代在前进,物质条件在变化,传统也要发展变化,文脉也会断裂。比如现代建筑发展到20世纪中期开始暴露其缺陷,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仿生建筑的出现,必然对旧有的传统形式形成有力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包括对古典主义建筑的冲击,同时也包括对现代建筑的冲击,而新的传统形式也将在这种冲击当中确立自己的地位。
范: 有人说中国国家大剧院选用了法国人做的方案,有损中华民族的形象,是崇洋媚外的表现,甚至是卖国行为,是新殖民主义的体现…您怎麽看这个问题?
周:我认为这是把一个学术问题政治化。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卖国?他的标准是什么?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的所作所为和一言一行应使我们中华民族尽快摆脱落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局面,能够尽快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先进之林,除此之外都是空话。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爱护它、发扬他都没有错,但这都是我们老祖宗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没有理由躺在前人的成就上踏步不前,我们的任务是对人类做出新的贡献。爱护传统、发扬民族文化是爱我中华的表现;勇于创新开拓未来则是兴我中华的行为,这是一种升华了的情感。
范:现在大剧院的施工进展如何?是否还有什麽技术难题?
周:现在大戏院的外壳除了最外层的钛板和内部的吊顶未作外其他都已完成,建筑内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室内装修的施工.施工的难度是很大的,比如说壳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双曲面,没有标准构件,每个部件都不相同,加工和安装十分复杂,壳体的跨度大,在风荷载,叠雪荷载,地震力以及温度自重的影响,随时都在发生变形,建筑构造应能满足这些变形的发生,同时又要保证其防水性能,壳体的清洗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寻找一个经济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易事.
大剧院最深处为-32米,相当于10多层楼的深度,如何能保证施工中的降低地下水位不会影响到东侧人民大会堂的地基承载,保证大会堂的安全,同时当地下水位上升后,如何克服其对建筑物基础的浮力,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大剧院周边3.5万平方米的水池是个亮点,但是在冬天如何能保证存水面而不结冰,夏季不因水温过高而生水藻,我们采用了利用浅层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即不浪费地下水资源又不会产生污染,解决了这一难题.
范:现在反恐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大剧院在这方面有什麽考虑?
周: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大剧院就像一个水池中的玻璃盒子,为了防止恐怖袭击造成的水池水泄漏,我们在池底做了二十几个分格,这样即使一两个部位遭受袭击,也只是少量的水泻入剧院内部不致把人淹没。
范:很多人说大剧院没有满足一般消防规范中规定的2000平米的消防分区,您对此问题怎样解释?
大剧院一层面积有26,000平米,按2,000平米一个消防分区,要分13个区,而每个区要有两个单独的对外出口,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不同的消防级别不同房间的围合结构运用不同的耐火材料,使火情控制在局部小范围不致蔓延,并且精心地安排了人流的疏散通道,使观众能很快到达安全区,当然这样的做法已经得到消防部门和消防专家的认可.
范:当今建筑材料和各种产品日新月异,安徳鲁的选材有何与众不同之处,用材的决定权是在业主还是设计师?
周:大剧院采用了很多新颖的材料,比如观众厅里的墙面安徳鲁采用的是一种可进行各种弯曲和造型的透光金属网,而在其内部做了另外一层折线型的声学墙面,并在这层墙面上放置照明灯具,这样既保证视觉的美观性,又可保证专业的听觉要求;另外观众厅的座椅是专门定制的,风口设在椅腿上;再如大休息厅钛板壳体下的吊顶全部满铺间隔4厘米的宽度为10厘米的高密度条板,外贴产自巴西或非洲的红色树皮饰面,模仿小提琴的质感,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很自然地将其与音乐相联系,这些设计安徳鲁都会亲自确认样品是否合格,业主委员会非常尊重设计师的选择。
范:您是否了解法国机场项目中发生的吊顶问题,您认为作为设计方安德鲁是否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周:法国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屋顶坍塌事故的调查报告显示, 戴高乐机场2E搭客大厦一个30米宽的屋顶去年5月23日突然坍塌,专家对坍塌的屋顶进行技术审查后发现,大厦的混凝土材料却不足以支撑用来巩固大厦玻璃外壳的钢铁支架,当时业主为了在搭客大厦正中央开辟一条直通往机场主楼的衔接走道,大厦的部分建筑结构也被掏空,进一步削弱了整个建筑结构。所以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业主所选择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的问题(是因为混凝土的标号不够所导致的事故)而与建筑设计师安德鲁的关系不大。
范:有人反应大剧院的钛板外壳产生的反光影响到人民大会堂,使那里的人产生不适感?
周:目前还没有很有效的办法,但我们尽量采用毛面的钛板以减少反光,另外我们会在周围多种一些高大的树木来阻挡这种反光。
范:大剧院的施工方是哪一家,您认为业主,设计方和施工方的关系应如何协调?
是由北京城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和香港建设三个公司合作承担施工任务,要想搞好工作,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都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行
范:您认为这次大剧院的国际竞赛对我国在其它大型公共项目的建筑方案征集或者说招标方面有什麽启示?
我认为所谓的招标不适用于方案征集,招标一般是指某一具体设备的简单选择过程,标的非常明确固定,而对于大型公共项目的建筑方案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没有成本费而有高额奖励的国际竞赛和有固定成本费的邀请设计是两种可行方式,而不适合采用招标的方式,国家大剧院最终选择安德鲁的方案可以说是结合了国际竞赛和邀请设计两种方式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