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 |||||
音乐 环境 心境的互动 左 加 |
|||||
概 述 本文欲图通过对音乐与环境的思考,分析两者的各种社会功能与属性。探寻两者与人性之间息息相关的内在次序与美学规律。提出当前环境设计中,应当与音乐加强借鉴互补和同时使三者达成更完美的互动关系的观点,更有利于美化生存环境,改善人类的生命形态。 关键词:音乐?环境?心境?互动?视觉音乐 不记得是那位先人曾把人类的艺术分为两类,绘画,雕塑,文学等为一类,音乐和建筑为一类。前者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写生性,而音乐和建筑则是人类在改善自身生命形态过程中完全创造性的产物。作为同类艺术,其间确实存在着不止于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与共通之处。都是人类对自然有所了解之后的文化载体,她们最诚实地记录着人类的生命历程。 人类可以不会唱歌,却不能没有栖身之所。当祖先从山洞走出来,再简单的窝棚也可以称之为建筑,而当时用以传递信息的吱吱嚎叫却不敢谓之音乐。只有在具备了最基本的生命条件有了温饱之后,有了崇拜,信仰,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情感,音乐才慢慢产生。同是人类智慧的象征,而一个以物质为基础,一个以精神为基点。 从凿石以为器到破译人类基因,人们大量的改造自然环境,而又无法重建自然生态的内在次序。物质环境与伦理精神日渐堪忧。在似乎任何文化都在快餐化和数码化的当今,音乐以她独具的感染力几乎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而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概念。尽管物质的富有在刺激着人类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但普遍认知也未曾达到“直接影响”的高度。相对来说品质高的环境是人类的精神归属与自我表现,同时也是人们攀比炫耀,为达到一些社会目的的媒介,不可避免有着虚假的成分。而聆听音乐的状态是最真实和自由的,人们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而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习惯于那种品位的环境。可以选择音乐来自我陶醉却无法回避生活中不如意的环境。他们在具象与抽象,物质与精神之间互为交织。 环境与音乐的共通与区别来源于她们自身的物理属性。环境的生成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除了智慧还需要大量的能量与动力,而音乐是声波与时空的交叉组合,是完全抽象与虚拟的,她可以用比喻性的视觉乐谱永久记载和自由的传播,但美好的环境并非每个人以及永久都能 分享。一部音乐作品由个人创作许多人去演奏传唱,而环境一但成型,除了使用和欣赏再创 造、再参与的余地将非常有限。音乐在以她丰富的虚拟性,广泛的传播性和参与性为人们喜闻乐见,积极地促进着人类情感的交流表达和归属。这些优越性是环境设计中应反思的问题,是今后的思路与方向。 生命的存在总是在设法平衡着自己的内在需求,生理的需求和社会性的需求,反则就会脱离于正常的生存轨迹。建筑和音乐更是遵循着这个基本原则。当人们为某个作品而有所感动时通常是因为从中得到了他所应该需要的东西。建筑和音乐以他们的灵魂感化和慰籍着生命。这也是业界最关键的社会责任所在。 朗香教堂会让那些圣徒们虔诚忘我,西方的友人置身于苏州园林之间也会为其自然隽永的诗情画意而陶醉赞叹,新婚的夫妇会为刚装修好的新房滋滋欣喜,一个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红卫兵餐厅让老一辈知青们流连忘返,人们在生活中都有种种的环境需求,或未曾经历过的,或精神寄托象征的,或非常怀念的,或是最为渴望的。这些都是社会性的、知觉的好恶性,情感层面的需求平衡。这种情感来源于环境所呈现的表情及经过记忆之后的象征性,而环境的表情源于感觉神经对物质的物理现象量变化的综合反应。如颜色的纯度冷暖变化,形的点、线、面、体,质感的光洁与粗糙,光的明暗变化,这些量的变化就是平衡的过程。恰恰这也是音乐的基本规律。声波的频率、振福和波形不同线形组合形成了音高、音色、音质,他们的量变化与组合经过听觉神经的综合在大脑产生种种视觉联想,如提琴的线形,钢琴的点状,重奏产生块状。古典音乐感觉是调合色,现代音乐象对比色,中音象深色,低音象灰色,高音象亮色,美声象调合色,通俗唱法象未调合色等等。音乐通过这些抽象的视觉联想,又来塑造人们生活中需求的环境,以此达到人具象,情感层面的需求平衡,这是音乐感染人的一个途经。 音乐除了以抽象塑造具象的美以外,也更善于塑造抽象的情境心灵的美感,他以他的量变化形成节奏、旋律,当节奏、旋律与人的心律波动达成和谐与共鸣时,人就会为之感染和打动。而环境的物理现象之量变化也能产生节奏与韵律感,我称之为视觉音乐。我想同样也能塑造抽象的情绪,心灵的美感,这也许被很多人所疏忽。如果环境具备具象的美感同时增一份抽象的美感,空间将更富有感染力,当音乐响起,音乐、环境与心境之间达成良好的互动、环境的品质将进一步提升,更为感人。 环境设计是一门带有商业成分的艺术,但他有着纯艺术一样沉重的社会责任,设计师在考虑纯艺术层面的同时又受着物质的制约,不象音乐的创作来得那么自由,作为同类别的艺术,音乐之中有许许多多美的规律值得我们去学习,有许多的主题让我们去借签,有许多的艺术风格值得我们去思考。 |
|||||
生态环境设计中的诸多因素 孙 鸣 春 概述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漫长的远古时期,通过辛勤的劳动推动着文明的进程,相对而言,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对于大自然的开发利用是很有限的,大自然的宝藏对我们来说几乎是无穷无尽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及发展,随着人口爆炸式的增长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各种资源在不断的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各种环境资源被加速的破坏而不能再生。合理的利用和科学的管理自然资源,以共生的哲学观念引入设计观,从未来发展的以及对未来预知的远见卓识,准确的开发出具有发展意义的综合生态环境。 关键字:共生、生态、思维场、空间局限、绿色科技 生态观念、共生哲学,是当代人类所共有的周边环境思维“场”,“场”的形成,首先说明了一个先期的形成条件,它是一个综合人类物质、意识以及生存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形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元文化观念的、具有国际化意识的全新概念,不同于一般景观、建筑的环境概念。 |
|||||
范思设计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邮政100101-200信箱 (100101) 客服中心:8610-64956392 电邮:13911624921@139.com |